知讯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注意什么

网络 72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据报道,当前,中小学教育阶段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重大挑战和亟待破解的教育课题。各地发生的校园悲剧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注意什么

小学生心理缺陷表现多种多样,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

1.敏感:由于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心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当他们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不安、焦虑和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常常神经过敏,多疑。
 
2.压抑:这种情况下,小学生往往无法充分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感受,也难以理解别人的情绪和需求,他们通常会表现出消极、沉默或者孤僻。
 
3.自闭:这种缺陷表现为小学生社交和沟通能力较差,往往不喜欢与人交往,或者由于某种原因选择避开人群,以收缩自我从而保护自己。
 
4.过度依赖:这种情况下,小学生往往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总想着寻求他人的帮助,对自己的事情总是依赖别人,如果没有得到他人的帮助,就会感到非常沮丧。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考虑儿童发展特征:小学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发展尚未成熟,需要教育者和家长针对其发展特点进行心理辅导和支持。

2. 强调正向心理健康: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心态,让他们具备正确应对挫折和压力的能力,以及适应性的心理素质。

3. 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小学生的情商和表达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设计一些互动式课堂,激发学生参与,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情感开放性。

4. 重视家庭教育的配合:学校和家庭要加强合作,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链条,让学校和家庭对小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心理支持和关心。

5. 适当关注困难学生:针对那些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教育者要给予必要的关注和支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并建立学生与老师、家长的沟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