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房谋杜断”指的是用狡猾的手段阻止别人的计谋,不让别人得逞。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左传》中的一个故事。
公元前633年,晋国的晋文公去世,留下了两个儿子:太子申生和庶子重耳。晋国的大臣们纷纷支持太子申生继位,但重耳的母亲房威信并不先意。她与晋国的宰相杜伯勉勉强合作,企图挑起兄弟之间的斗争。房威信打算暗中立重耳为晋国君主,并和杜伯商量策略。杜伯则设计让重耳离开晋国,逃往齐国,并在齐国寻求帮助,以推翻太子申生。经过一番权谋角逐后,重耳最终返回晋国,并成功继位成为晋国君主。
在这个故事中,“房谋杜断”这个成语就来源于房威信和杜伯的合谋。房威信和杜伯利用了各自的智谋,阻止了对方的计谋,最终成功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而这个成语则被流传下来,成为了后人形容用狡猾的手段阻止别人的计谋、不让别人得逞的一个形象化的说法。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若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zx095_service@163.com),带来不便,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