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守株待兔”是指指固守惯例,不思进取、不主动开拓事业和改变行动方式,只想等待机会降临,从而获得不义之财的行为。
这个成语起源于中国春秋时期,有一个农夫在田野里砍柴,不小心砍断了一棵桃树枝条,结果发现这根枝条竟然能够自主生长,这让他产生了捕兔的奇思妙想。于是他就每天站在树旁边,等待野兔撞到树干上摔死,以此来捕获野兔。然而,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荒唐无用的,因为野兔是不会盲目地撞向树干的。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中的“守株”就是指农夫守在那棵桃树旁边等待野兔;而“待兔”则表示那个农夫的等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不能幻想侥幸或者等待机会降临,应该积极主动地去争取,开拓新的事业和发展机会,不断进取,才能获得真正的收益。
因此,“守株待兔”这个成语被用来描述那些没有创新意识和勇气,过于固执或者想要侥幸成功的人,告诫人们不能对自己的生活与事业产生心态上的依赖,应该不断努力、学习和探索,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和富有成果的未来。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若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zx095_service@163.com),带来不便,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