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讯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铁杵磨针

网络 119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铁杵磨针
成语“铁杵磨针”是形容一个人虽然条件很差,但他勤奋不懈,不断努力,最终克服困难,取得了成功的故事。这个成语的意义在于表扬那些能够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勤奋努力的人,说明只要有毅力和耐心,任何艰巨的任务都可以完成。
 
这个成语的来历源自中国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据说有一个叫做老父亲的人,有一个儿子非常懒惰,每天什么也不干,而老父亲却希望他能够改变现状,学习一些技能。于是,他给儿子讲了一个寓言故事,说有一个叫做郑国渠的人,他身负重任,需要修建运河,但他没有好工具,只有一根铁杵和一根石头,于是他用铁杵敲击石头,想把石头磨成针。别人都觉得这样做是不可能的,但郑国渠仍然坚持下去,最终他成功地把铁杵磨成了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毅力和决心,就可以成功地完成任何艰巨的任务。针对这种情况下的人群,这个成语也用来形容那些不怕困难、乐于迎接挑战、始终坚持努力工作的人们,这些人用自己的汗水和辛勤付出,最终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总之,“铁杵磨针”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如果想要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就必须具备毅力、耐心和恒心,勇敢地面对挑战和困难,不断努力并坚持下去,最终才能够获得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