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讯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退避三舍

网络 60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退避三舍
成语“退避三舍”是指让步、退让,避让利害关系以及人际矛盾。常用来形容为了维护和谐、友好的社会关系,而主动采取回避、退让、避免冲突的策略。
 
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大夫子产和晋国的大夫叔向之间的一个故事。据传述,子产曾经在争夺春秋诸侯的封地时与叔向发生争执,他为了维护和平,坦然退让,主动让出三舍的土地。后来,当叔向获得了自己想要的封地,他感到非常惭愧,因而对子产充满了敬意,称赞他是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人际关系中,主动采取“退避三舍”的策略能够化解矛盾,维护和谐的社会关系。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战略性的退让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各种复杂的矛盾问题,避免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
 
因此,“退避三舍”这个成语常被引用作为处理人际关系时采取的一种高明策略,鼓励人们在处理人际间矛盾问题时应该追求和谐,而不是只追求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