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讯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完璧归赵

网络 147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完璧归赵
成语“完璧归赵”出自中国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它的含义是指一件事物经过修整后恢复到原本完好的状态,并被送回原有的主人那里,这种做法被称为“完璧归赵”。
 
据说,在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个富商买下了一块玉石,名叫“璧”,并请专家对其进行加工和雕刻。这个“璧”雕刻得非常精美,非常值钱。但是在运输途中,由于种种原因,这块玉石断成了两半,让富商非常愁苦。
 
于是他找到当时著名的工匠公孙杵,请求他帮忙将这两块玉石重新粘合在一起。公孙杵耐心地修补和打磨,最终把玉石恢复到了完好无损的状态。但是在完成修补后,公孙杵并没有将这块完美的玉石送回给富商,而是选择把它献给了赵国的君王。
 
这个举动得到了君王的赞赏和奖励,但是这也让富商非常气愤,认为公孙杵是不忠厚的。后来,公孙杵回到了富商那里,把完好的玉石归还给了他,也因此解开了误解。
 
因此,“完璧归赵”这个成语就指将一件精美的东西恢复到原有完好的状态,并送回原有主人手中的做法和精神,也被用来比喻一个人对事情的极致追求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