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臂当车”是汉语成语之一,比喻力量微小的人或事物想要阻挡大事情的发展,结果必然是徒劳无功,自取灭亡。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于《庄子》中的一则寓言。
相传,有一个叫做鲁达的人,他非常崇拜英雄豪杰,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并且总是自诩自己为“英雄”。一天,他在路上看到了一辆行驶得非常快的大车,车夫也很粗鲁,不顾及行人和其他车辆的安全。鲁达便上前阻拦这辆车,用他的手臂去托住车轮,意图阻止车辆的前进。可惜,由于他体力有限,车辆石破天惊地压过来,鲁达的两个臂膀被碾成了肉泥。
这个故事后来被人们用来形容那些力量单薄、没有胆略、盲目妄为的人,他们常常会试图去干预大事情的发展,但实际上不仅起不到任何作用,还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因此,这个成语也成为了警示人们不要盲目自大或者不自量力的代表性词语。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若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zx095_service@163.com),带来不便,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