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讯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百步穿杨

网络 88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百步穿杨
“百步穿杨”是汉语成语之一,意思是指射箭的技术非常准确,能够在百步之外将箭正好射穿靶心的中央。这个成语最初来自于一则古代的故事。
 
相传,周朝时期,有一位名叫宜春的神箭手,他的射箭技术非常出色,在他十六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在百步之外穿过靶心了。当时,宜春的父亲经常让他到附近的山林里面去打猎,以增加他的射箭技巧和经验。
 
一次,宜春跟着自己的父亲一起去打猎,他们发现了一只躲在树上的野兔,于是宜春父子俩开始追赶。宜春箭无虚发,他用锐利的箭头将野兔射中并且将它的耳朵也一并射掉了。在这个过程中,宜春一共发了七箭,每一箭都非常准确,击中了目标。
 
当他们回到家后,宜春的父亲拿出了一支沉甸甸的竹竿,上面插着一张小靶子,宜春的父亲说:“这个靶子离你有百步之远,你看看你能不能将箭射穿它的中央?”宜春连续发了三箭,都将靶心射穿,从此他的箭术名声在外,成为了“百步穿杨”的代名词。
 
因此,“百步穿杨”这个成语就被用来形容精湛的技艺和技术,而且还表示人们需要不懈努力才能够达到高超的技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