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讯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指鹿为马

网络 143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指鹿为马
“指鹿为马”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明明是鹿,却说成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欺骗愚弄人民群众。
 
这个成语的典故来源于中国古代秦朝时期,当时权臣赵高想要篡位成为新的君主,但他知道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掌控国家,就想出了一个阴谋诡计。他在朝廷中施展权谋,有一天他拿着一只鹿来到皇帝的面前,却宣称这是一匹马。皇帝看到这只明明是鹿的动物,不解地问赵高:“这明明是一只鹿,为什么你要说它是一匹马呢?”赵高回答道:“这只动物怎么可能是鹿呢?肯定是您眼花了,它确实是一匹马。”皇帝被赵高一再的耍弄,最终相信了赵高的谎言,说:“原来我眼花了,真是一匹马啊。”
 
由此可见,这个成语比喻那些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欺骗愚弄人民群众的人。那些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故意欺骗,最终会失去信任和支持,破坏社会公正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