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1~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62):四时田园杂兴2
207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古诗释义:
随着季节的变化,村庄里的自然景观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一树树的梅子变成了金黄色,而杏子也越长越大。荞麦花开得漫天都是,形成了一片雪白的海洋,而油菜花则开始凋谢,倒显得稀稀落落。
时间一天天过去,白天的时光变得越来越长,篱笆的影子也随着太阳的升高越来越短。渐渐地,村子里就没有人经过篱笆了,只有蜻蜓和蝴蝶在篱笆旁飞来飞去,它们在享受着这个美好的季节。这种宁静和和谐的景象展现出了田园生活的滋味,让人感到一种宁静和自然的舒适感。
注释:
篱落: 篱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所作,名为《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夏景”篇。此篇描写的是夏季中的农村生活和自然景色。整首诗通过富有生动细腻的形象描绘,展现了当时农民们在酷暑天气下的艰辛劳作和大自然的美妙景致。
范成大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和教育家,他一生在南京生活,这样的环境氛围也成为他创作灵感的源泉之一。宋代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黄金时期,农村便是当时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中心。而此诗正是以农村为主题的,生动地表现了夏季中的田园景色和生活场景。
诗中梅子金黄杏子肥,是表达夏季时节果实丰收的喜悦;而麦花雪白则表现了麦收时的繁盛与欣欣向荣。菜花稀则传达出田野的荒凉和贫瘠,而日长篱落无人过则体现出农民们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场景。最后一句“唯有蜻蜓蛱蝶飞”则是通过描绘大自然中蝴蝶、蜻蜓徜徉于此,寄望田园生态能够保持恒久美好。
总之,这首诗描绘了夏季中农村的生活状态和自然景观,以其生动的比喻和具体的描述,深刻表现出当时农民的艰辛和自然的鬼斧神工。它不仅是范成大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田园诗歌的经典之作,对于研究宋代文学、社会和历史都具有较高的价值。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所作,名为《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夏景”篇。此篇描写的是夏季中的农村生活和自然景色。整首诗通过富有生动细腻的形象描绘,展现了当时农民们在酷暑天气下的艰辛劳作和大自然的美妙景致。
范成大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和教育家,他一生在南京生活,这样的环境氛围也成为他创作灵感的源泉之一。宋代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黄金时期,农村便是当时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中心。而此诗正是以农村为主题的,生动地表现了夏季中的田园景色和生活场景。
诗中梅子金黄杏子肥,是表达夏季时节果实丰收的喜悦;而麦花雪白则表现了麦收时的繁盛与欣欣向荣。菜花稀则传达出田野的荒凉和贫瘠,而日长篱落无人过则体现出农民们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场景。最后一句“唯有蜻蜓蛱蝶飞”则是通过描绘大自然中蝴蝶、蜻蜓徜徉于此,寄望田园生态能够保持恒久美好。
总之,这首诗描绘了夏季中农村的生活状态和自然景观,以其生动的比喻和具体的描述,深刻表现出当时农民的艰辛和自然的鬼斧神工。它不仅是范成大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田园诗歌的经典之作,对于研究宋代文学、社会和历史都具有较高的价值。
小学1~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
小学1~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2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小学1~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3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小学1~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5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小学1~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60):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若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zx095_service@163.com),带来不便,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