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讯

国学古诗启蒙(14) |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网络 4

国学古诗启蒙(14) |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独坐敬亭山

唐代: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译文:

山中群鸟一只只高飞远去,天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也悠然飘走。

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

 

注释:

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

尽:没有了。

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

独去闲:独去,独自去。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

厌:满足。

 

创作背景:

詹锳《李白诗文系年》系此诗于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并认为与《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为前后之作。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认为这首诗写于何年,在李白留存的诗稿中并没有注明,而认为这首诗写于天宝十二载只是后人推测所得出的结论。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的可能性更大。

 

国学古诗启蒙

国学古诗启蒙(1) | 春夜喜雨(唐·杜甫)

国学古诗启蒙(2) | 小池(宋·杨万里)

国学古诗启蒙(3)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国学古诗启蒙(4) | 游子吟(唐·孟郊)

国学古诗启蒙(5) | 从军行(唐·王昌龄)

国学古诗启蒙(6) | 村居(清·高鼎)

国学古诗启蒙(7) | 枫桥夜泊(唐·张继)

国学古诗启蒙(8) | 春晓(唐·孟浩然)

国学古诗启蒙(9) | 静夜思(唐·李白)

国学古诗启蒙(10) | 悯农(唐·李绅)

国学古诗启蒙(11) |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国学古诗启蒙(12) | 观书有感(南·朱熹)

国学古诗启蒙(13) | 山村咏怀(宋·邵雍)

国学古诗启蒙(14) |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国学古诗启蒙(15) | 山行(唐·杜牧)

国学古诗启蒙(16) | 咏柳(唐·贺知章)

国学古诗启蒙(17) | 清明(唐·杜牧)

国学古诗启蒙(18) | 相思(唐·王维)

国学古诗启蒙(19) | 江雪(唐·柳宗元)

国学古诗启蒙(20) | 咏鹅(唐·骆宾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