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讯

开往远方的列车绘本故事

网络 4

 

开往远方的列车绘本故事

“玛莉安,这就是我们要坐的火车。”卢小姐说。

萝拉紧紧抓着我的手。

列车长沿着月台走过来,他问:“女士,这些就是孤儿吗?”

卢小姐直挺挺地站着:“一共十四位。”

列车长说:“我们在车尾特意为你们加挂了一节车厢。”

大男孩儿负责提皮箱,我们拿剩下的包包,卢小姐提着急救袋。上星期.我看见她在提袋里装了毛巾、药品和草药,免得在车上被传上跳蚤。当然。我们这些“圣克里之家”的小孩不会有跳蚤,但是从别的收客所和街上来的小孩儿就很难说了。

“去找收养家庭吗?”列车长问萝拉,“哇。你好可爱啊!”

“谢谢。”萝拉说。她虽然只有五岁,可是在“圣克里之家”他们很早就教我们要有礼貌。

“祝你好远。”他对我说,“听说西部有很多人想收养小孩儿。”

卢小姐说:“没错。”

“不过,今午到西部去的人没有去年多。”列车长又说,“1877那年的孤儿人数最多。”

我们上车了。

 

开往远方的列车绘本故事

火车上的椅子很硬,我让萝拉坐在靠窗的位子,我们可以在脏脏的玻璃上看见自己的影像。

她穿着有亮晶晶钮扣的蓝色新外套,软帽下露出耀眼的鬈发。
我也看见自己瘦长的脸,一点都不好看。我知道萝拉一定是第一批被选定的人。

“玛莉安?”她又抓着我的手,“他们会不会相信我们是姐妹?我们看起来不太像,可是我不要和你分开,如果他们要把我们分开,我们就别去....”

“嘘!”我轻轻出声。

但是卢小姐已经听见了。“你们说什么”“她问,“就算假装姐妹也没用。”

她的语气缓和下来,“听好,大多数人只要一个小孩儿。不要因为惹人不高兴搞砸这件事。”

没关系,我对自己说。我的手指慢慢滑进口袋,摸着那根柔软的羽毛。她会在那里,她一定会要我。

 

开往远方的列车绘本故事

火车开开动了。我们快速平稳地前进,经过车场、许多旧房子、一排排晾在屋外的衣服、仓库, 然后进入乡间, 那里有好多树, 树上结满了苹果。我知道苹果长在树上, 却从来没有见过。

开往远方的列车绘本故事


卢小姐要我和另一个大女孩儿, 拉起毯子隔开男孩儿和女孩儿。她打开其中一个行李, 把旧衣服给我们, 要我们换衣服。

她说:“ 我们可不希望你们在第一站就看起来脏兮今的。”

然后, 她拉着毛毯让我们换衣服, 我们把新衣服叠好, 放进皮箱。

过了一会儿, 我们用卢小姐带来的的面包做三明治, 还喝了很浓的罐装牛奶。天黑后, 我们们就互相倚靠着,坐在位子上睡觉。

咔嗒,咔嗒,

妈妈, 我来了, 等等我。

到了芝加哥, 我们把所有的东西搬下车, 换乘来另一班火车, 继续赶路。

 

开往远方的列车绘本故事

离开纽约以后,已经过了好几个白天和夜晚,现在,窗外只剩下一片起起伏伏的,望不到尽头的草地。

卢小姐说:“这里叫大草原。”她摊开自己带来的地图,指给我们看。卢小姐曾经带其他的孤儿做过这样的旅行。她告诉我们,现在该换衣服了。

刚换好,就听见有人大喊:“第一站到了 。” 这是我们的第一站。我们的最后一站是爱荷华州的远方站。

小月台上有一群人在等我们。

开往远方的列车绘本故事

“呼!我的老天爷啊!” 桑奇看见那么多人,喘了口大气。桑奇和他爸爸从英国利物浦搭船到纽约,后来爸爸就离开他了。桑奇说话的方式有点滑稽。

他跟在卢小姐身后第一个下车。

月台上有个男人,他有一台用三角架支撑的大相机,那里还有几匹马、马车和汪汪的狗。我一看就知道妈妈不在那里,她可能在更西边的地方。

 

有个男人带我们去市政厅,所有人都跟在后面,好像在游行。

卢小姐小声叮咛:“微笑啊,高兴一点儿。”

我们坐在台上的椅子里,镇里的居民打量着我们。他们隔着外套摸摸男孩们的肌肉,喃喃地说:“这个不错”、“他可以帮忙收割”之类的话。

开往远方的列车绘本故事

桑奇和另外两个大男孩儿很快就被领走了。

他大声地对我们说:“再会啦,朋友们。”

玛薇被一个瘦小的太太挑中。玛薇又高又壮,圆圆的脸上有个非常甜美的酒窝。

“杜莎!” 那个瘦小的太太对另一个瘦小的太太大叫,“你看我挑的这个女孩儿,她一定可以帮我做不少家务事。你也该为你们家挑一个。”

卢小姐边签同意书边说:“玛薇是个可爱的女孩儿,对她好一点。”她紧紧

抿着嘴,“我们会派人来看这些孩子过得好不好。”

“小姐,你认为我不会好好待地?你是这个意思吗?”那位太太瞪着卢小姐小,“要我把她还给你吗?”

卢小组默默把同意书交给她,那个瘦小的太太就带着玛薇离开了。

 

有对夫妻在我们面前停下来。

我的膝盖一直在发抖。

开往远方的列车绘本故事

“哦,赫伯特,你看这个小女孩儿多可爱啊!”女人微笑着看着萝拉,”赫伯特,我们选她,好不好?“

萝拉紧紧拉着我的手,小声说:”她是我姐姐,如果你们要我,能不能也要她?拜托嘛。”

“哎呀!”那个女人看着卢小姐,“我们没有办法两个都要,我们只想要一个小女孩儿。”

“那当然。他们不是姐妹,只是朋友。”卢小姐很快地说,“萝拉,快站起来!玛丽安,你帮帮她。”

我必须很用力才能把萝拉的手指掰开。那个女人弯下腰:“你知道马车上有什么东西在等你吗?小狗呦,送给你的。”

萝拉哭着说:“我不要小狗,我要玛丽安。”

萝拉一直哭,不停回头看。

我也哭了。

 

开往远方的列车绘本故事

火车上的椅子很硬,我让萝拉坐在靠窗的位子,我们可以在脏脏的玻璃上看见自己的影像。

她穿着有亮晶晶钮扣的蓝色新外套,软帽下露出耀眼的鬈发。
我也看见自己瘦长的脸,一点都不好看。我知道萝拉一定是第一批被选定的人。

“玛莉安?”她又抓着我的手,“他们会不会相信我们是姐妹?我们看起来不太像,可是我不要和你分开,如果他们要把我们分开,我们就别去....”

“嘘!”我轻轻出声。

但是卢小姐已经听见了。“你们说什么”“她问,“就算假装姐妹也没用。”

她的语气缓和下来,“听好,大多数人只要一个小孩儿。不要因为惹人不高兴搞砸这件事。”

没关系,我对自己说。我的手指慢慢滑进口袋,摸着那根柔软的羽毛。她会在那里,她一定会要我。

 

14名孤儿在儿童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卢小姐的带领下搭乘“孤儿列车”,前往远方小镇,期待被沿途乡镇的人们所领养。几年前,玛丽安的母亲将她送到儿童救助站时告诉玛丽安,她将前往西部开拓新生活,待一切稳定下来,便会回来接走玛丽安。但自从母亲走后便杳无音讯。这一次,孤儿列车的消息及行进路线早已在各大报纸上报道。玛丽安满怀期待,她想,母亲一定已看到新闻,会在沿途的某一站来接走她。可是,一站又一站,直到终点站远方小镇,母亲始终未出现,玛丽安成了唯一一个未被领走的孩子。看到文中这段,我泪如雨下——“第三站等我们的人很多,妈妈也不在那里。她到底在哪里?她应该知道我可能在这列火车上,因为卢小姐说所有的报纸都报道了我们的事。报纸列出了每一站的站名,我相信妈妈一定就在其中的一站等我。等等我,妈妈,我来了!在孤儿院的每天晚上,我都希望自己的思念能穿过黑暗,飞到远方的妈妈身边。妈妈,你不必来接我,我就要去找你了,但是,她在哪里呢? 到了第四站依然不见妈妈,我心里有种被深深刺痛的感觉。妈妈不要我,看起来也没有人要我。我不希望自己被挑中,因为妈妈可能就在下一站等我。但是如果她不在那里,该怎么办?” 。作者的文笔细腻而饱含深情。 我搜索此书的时代背景时发现,美国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间,约有10万名无家可归的孩子,从纽约由火车送往中西部的小镇及乡村。这种火车被称作“孤儿列车”。孤儿列车是美国最早被记载的系统化孤儿领养活动。之后美国的儿童保护法很快被确立,儿童人权逐步受到重视。有评论家认为,书中的“远方小镇”不仅仅是一个终点站,更是人生的隐喻。每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不过是一段旅程上的旅伴,即使是父母和孩子,也是如此。结尾处,最终领养玛丽安的年迈的白太太说:“ 有时,我们得到的要比我们最初想的还要好。” 对于在生活中曾遭受重大变故和挫折的孩子们来说,此书能带来抚慰和希望。 此书荣获:美国杰弗逊杯荣誉图书;美国图书馆协会年度最佳童书大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2002年度最佳童书。作者伊芙.邦廷一生的作品超过200部,她关注移民、无家可归者、阵亡战士的后代等不同社会层面人们的生活,因而有“儿童生命教育大师”的美誉。她最著名的童书有《城里狗,乡下蛙》、《小鲁的池塘》、《爷爷的墙》和《艾莉丝的树》等等。1995年,她与画家David Diaz合作的绘本《烟雾迷漫的夜晚》(Smoky Night)荣获凯迪克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