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早熟都有哪些症状,原因是什么
一般认为,女孩8岁以前、男孩9岁以前出现性征,或女孩在10岁以前出现月经,即可诊断为性早熟。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已成为最常见的小儿内分泌疾病之一,而女孩的发病率比男孩高4-5倍。一般来说,女孩首先出现乳房发育,可有触痛,继而外生殖器发育、阴道分泌增多及阴毛生长,同时伴有身高增长加速;男孩首先出现睾丸,阴茎增大,并伴有身高增长加速
在进入青春期前,孩子每年身高增长大约5~7厘米。进入青春期后,由于性激素的作用,孩子会进入一个生长快速期。像女孩,在乳房开始发育时,她的生长就开始加速了。乳房发育完成平均时间是3年左右。在这三年里,女孩的身高平均增高20厘米。另外一个发育特征是月经来临。平均月经初潮的开始是青春期发育之后的2年。而月经来潮后,则预示着快速生长期即将结束,女孩的生长速度就开始下降了。而男孩在青春期平均增长大约28厘米。通常在胡须增长至需要剃胡须就表明基本进入青春发育后期。这时候的身高也基本接近最终身高。
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孩子会加速长高,这是好事,但性激素同时还会促使骨骺老化,加速骨骺的闭合。如果是正常节奏的青春期发育,完全没问题。但如果青春期发育提前,就是咱们常说的性早熟,对孩子来说,最大的危害就是最终成年身材矮小。
性早熟在早期,孩子身高会比同龄人要高,很多家长还很高兴,但没多久就会发现,同龄孩子都长起来了,自己家的好像不怎么长了。这里就要再提醒大家一次,一定要监测孩子的身高。发现孩子突然加速,对比过去的增长速度和同龄的平均标准,能立刻发现异常,及时到医院检查。
和咱们这代人相比,现在的孩子似乎已经越来多的出现发育提前了。有调研发现,目前我国青少年青春期明显发育提前了,相比40年前的青少年,大约提前了2年,很多13岁孩子的身高相当于过去15岁的身高。孩子的发育启动时间逐渐提前,例如女孩的月经初潮年龄和乳房发育年龄。因此越来越多的孩子被贴上了“性早熟“的标签,尤其是女孩,因为性早熟多发生在女孩子身上。
那评价性早熟的标准是什么?男孩在9岁以前、女孩在8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现象称为性早熟。尤其是女孩,在8岁以前乳房发育或者10岁以前月经初潮,都可以算是性早熟的表现。
随着咱们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改善,青春期发育提前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不过大家也不用过于紧张,有的孩子她可能就是一过性(指某一临床症状或体征在短时间内出现一次)的,像乳房发育,可能过段时间就消退了,也有的可能她发育进展并不快并且持续时间很长。而且有的孩子虽然骨龄比日历年龄大,但她身高也比同龄人高,这可能还不一定是生长发育有问题;反倒是孩子发育的很早,但个子很矮,这时候就一定要警惕。
看到这儿,大家也不用慌,我们讲性早熟可能影响身高是说的一个常见现象,具体情况肯定还是因人而异的,比如孩子在前期如果生长很快,最终身高和遗传身高相差不大,那也没有必要一定进行干预。
引起性早熟的原因很多,按病因分为中枢性性早熟和外周性性早熟。不过无论哪种原因,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孩子的第二性征发育启动。如果你发现自己女儿在8岁前有了乳腺发育,那么需要到医院做一些相关检查来判断属于哪种类型的性早熟。同时,定期检查,也能更准确的知道到底会不会对终身高造成影响,是不是有必要进行干预。
如何预防孩子性早熟:
1.不要让孩子接触有性激素的药物。避免误服避孕药。
2. 不要给孩子乱吃补品。很多大家认为高蛋白的食物,比如什么蚕蛹啊、蜂王浆啊、牛初乳啊,其实和普通的蛋白从营养上没什么本质区别,对于孩子来说要谨慎使用。
3. 适当的控制饮食。肥胖是导致孩子性早熟的重要因素。少吃甜食、少喝含糖饮料、少吃油脂高的食物、多运动、保持健康体型。
4. 保持良好的睡眠。不要使用小夜灯,避免引起孩子生长激素紊乱。如果孩子怕黑,可以先开小夜灯,等孩子睡着后,一定记得关掉。因为光照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影响睡眠质量。
5. 避免不适龄的信息刺激。这里特意提醒爱追剧的妈妈,一些言情剧还是别和孩子分享了,对你来说没啥,对孩子来说长期接触,下丘脑垂体神经反射就被反复刺激到了,也会容易性早熟。
饮食:
豆浆
好多人觉得喝豆浆会引起性早熟。原因是因为豆浆里含有类雌激素“大豆异黄酮”,其实大豆异黄酮只是分子结构类似人体雌激素,但,长得像不代表就能在人体内起作用,它俩的本质并不相同。
而且咱都知道,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国家对植物异黄酮人体摄入的上线是有明确的规定的。按照规定的量来测算,你大概需要每天喝6杯豆浆才能摄入超量的植物异黄酮,谁没事也不会喝这么多,更何况孩子。
豆浆里的大豆蛋白是人体所需要的优质蛋白质,而且富含钙、钾、维生素E,而且,植物异黄酮延缓骨质疏松,无论对孩子还是老年人都是一个不错的食物。 如果孩子不喝牛奶,或者对牛奶中的乳糖不耐受,可以用豆浆来替代牛奶,只是记住别拿豆浆当水喝就好。
反季节蔬果
「反季节蔬菜」指那些在传统收获季节以外的时间,仍然坚持活跃在市场上的蔬菜。一般是是异地种植,或是通过长期保存,再或是通过大棚种植实现了反季节。
前面两种大家一般都很放心,只有大棚种植有人担心激素和农药问题。其实无论是反季节的还是应季的,现代种植过程中都会用到一定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就是大家一直说的植物激素。但是植物生长调节剂通常不含性激素,也就是说它只对植物起作用,对人没法起作用。而且植物激素也不是谁想用就能用的,都会经过广泛安全的评估才会批准使用。
反季节蔬菜并不会促使孩子性早熟。不过反季节蔬菜在营养含量上会低于应时应地的蔬菜。我肯定会优先选择应季时蔬给孩子吃,但也不会特别排斥让孩子尝鲜,少量吃些反季节蔬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