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科普书单|儿童科普书单有哪些?
小编导读:这两年认识很多学霸小朋友,结果发现很多有好奇心,从而有很强内驱力的孩子,都是从小看科普长大的。学龄前无功利心的学习,在广泛认识世界的同时,也点燃了他们热爱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科目的种子。
但前两周,采访了一个牛娃的家长,发现她家孩子的成长之路,我们普通家庭也可以参考很多经验。她见面后说的第一点,就是孩子从小读了非常多的科普书。正好想要非虚构类的书单分享。
于是我就把现在家里有的,我比较喜欢,以后肯定要给孩子看的列了一下。牛娃妈妈也给我分享了她儿子从小读的,对他帮助很大的书,我才下单但来不及看了,过些时候看完再分享。
这次分享的书算通识教育类吧,共十五套(本),从低幼绘本到涉及学龄后知识点的科普都有,但基本都建议在学龄前引入,有些书,三岁看和五岁、十岁看,会学到的点不同。(除了文中 5 本标出具体适读年龄的,其他的都可以从三岁看到十几岁)
《一只海龟的旅程》
这本书放第一位,虽然是本低龄书,三岁以上孩子就可以当故事看,但因为她刚孵化出小草龟嘛,所以看得也津津有味的。
这个绘本从沙滩上一个刚刚破壳的小海龟讲起,在它回到大海以及在大海里的旅程中,作者用较为温和的笔触,描述了在大海食物链下,每个生命的吃与被吃,都是在参与自然界生命循环。
这本书很贴心,一些不常见的字,还标注了拼音。
书的最后还对绘本中出现的动物进行了科普讲解,无论从故事性、还是知识讲解上,都做的不错。
《谢谢你,小苹果!》
这本书文字很简单,适合0-3岁。书从小苹果的颜色、形态,从中间切开会看到五角星,以及从种子到生根发芽结果的整个过程,为孩子们观察了解小苹果提供丰富的角度。
同时,书中还提到了,除了人,小动物也喜欢吃小苹果,以及四季、农夫在苹果生长过程中的参与,可以让孩子看到一个世界里交融的元素。
一粒种子的旅程系列(《蒲公英》《牵牛花》《向日葵》)
这是一套低龄科普书,应该从3岁以前就可以引入,虽然字数很少,但因为有知识含量,所以七八岁看也没问题,我拿到时就通本看一遍,好多知识我也不了解,比如蒲公英是早上开花晚上闭合,第二天早上再开花的。
很早前拿到书的第一印象,就是觉得这是本书可以让孩子很轻松领略到生命神奇的书。细腻、真实地呈现出三种常见植物的生长过程。
逗逗镇《幼儿历史地理启蒙绘本》
这套书的画风我个人并不喜欢,但可能很多不习惯看无故事情节,全知识点的孩子,会需要拿这种书来过渡,在故事中了解各种知识。
这套书的推荐年龄是3到6岁,每本书后都有几页的知识点,也能了解到很多知识,对小宝宝比较友好。
在历史绘本这一套里,讲解的都是一些比较冷门的事物,比如五禽戏、古代的冰上运动、冰镇美食、外卖、保温工具等。而在地理绘本这一套里,主要讲述了身边的天气:雾、雪、风、雷、云和雨。前一套的知识看起来不怎么“有用”,但是这种冷门的知识孩子在阅读时可能会很有兴趣,后一套地理绘本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
《STEAM走进奇妙的科学世界》系列
同样是讲水、风、树等自然现象的知识,这个系列,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这套书主打“探索、调查和创造”,图文配合,每本书都先讲知识原理,再引导实地调查,最后启发创造。
每本书的探索部分,就是带孩子认识原理,这可能是大多数科普书都在做的事。
而调查部分,就是带孩子去感受这些现象。
最有特点的,就是创造部分。书中设置的很多实验,可以把生活中可能很难接触到的科学,带到孩子身边;把很抽象的东西,用比较简单的方式表示出来,让孩子很好理解;并且可以让孩子在动手中,开阔眼界,深入理解。
书里的原理讲解角度都是围绕单册主题的,各种需要动手的内容也比较有趣、好操作。
整本书的知识介绍非常系统,各个部分的展开也很系统,具体的操作都解释的非常详细,可操作性很强,无论是让孩子自己动手制作,还是在家长的陪伴下了解知识原理都非常不错。
《脚下的世界》、《头顶的天空》
这套书很有特点,两本书互相补充,从脚下的世界和头顶的天空两个角度引入,非常新颖,也能引起小朋友的兴趣。而且这两本书在排版装订的设计上也非常巧妙。亲子阅读时,可以尝试把书全部展开,两个人趴在地上一点一点往上看或者往下看。
同时,书中的字体和背景较为统一,大大提高了绘本整体的协调性。在每一处场景的描绘上也很美观。
因为这套书是对世界很宏观的一个介绍,所以知识容量可能没有百科全书那么大,只能让孩子有个大概的认知,每个点讲的都不是特别深入和详细。
但本来不同的书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带孩子认知世界,也不可能每本都是百科,这套对孩子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很有帮助的。
《加古里子科学图鉴》(全四册)
加古里子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绘本作者,这套科学图鉴,是日本学校图书馆协会的选定图书,用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来形容它都不为过。
书中在介绍具体的知识时,整体画风和文字排版都很和谐。几本书都不同程度的会将具体的对象做场景化的绘制,并从时间线、长度等角度进行数据梳理,书的整体构思也都有独特的视角。
在《人类图鉴》这一册书的知识讲解中,作者不是从生物、生理学、社会学等单一的角度进行科普,而是采用了更宽广的视野,把活生生的人全方位的解读出来。这本书从宇宙的开端讲起,一直讲到人类文化艺术、人类集团和社会的动荡及死亡教育等。孩子在阅读时就可以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起来,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树。
同时,作者对脏器的描绘不像解剖教科书一样精确逼真,但又在保持一定真实度的同时让读者感受到美的力量。
又比如在《地球图鉴》里,作者将书的重点放在了地球内部,全书通过两轮的四季变换,以及从地上、地表到地下的垂直变化,分别描绘了自然状态下的动物、植物和人类参与下的都市、乡村等景象。让孩子们可以观察到更丰富的时间与空间,而对各种动植物地表下状态的描绘,也让孩子从以一个新的视角认知世界。
它的语言不低幼,可读性很强,帮助孩子积累丰富的词汇,是可以从小读到大的一套书。
《成为真正的男孩》
这套书有两本,但成为真正的男孩儿,是我认为男孩儿女孩儿都值得看的一本。不知道是不是图书作者的性别刻板印象,成为真正的女孩儿里面的内容更多就是怎么美容,怎么做饭,怎么用布系身上当衣服,而男孩儿这本,就像一本通识科普,很多在大自然中会用到的知识,让生活在城市里的男孩子也可以接触到在大自然中生存的方法。
尤其是家长喜欢带孩子在户外锻炼的,可以在这本书里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诸如骑车安全指南、急救方法、节水浇花法、如何看地图和仰望星空。同时,我们并不觉得这些方法只能让男孩子看,女孩子也需要了解和学习。
另外,书中也会讲到一些生活中能用到的方法,比如“便携式冷藏法”,方法的介绍很清晰,配图展示也会让小朋友更直观的理解。
丰富的生活知识会让小孩子更愿意把这本书中的内容得到运用,提升自己对生活的掌控能力。
《我家门外的自然课》、《水边的自然课》
这两套书分别有四本,都属于《小小博物学家》系列。这本书有大量画风轻柔的水彩画辅助,排版也不像其他科普书那样紧凑,看起来还是蛮养眼的。
和其他纯知识讲解的科普书不同,书里每一个具体的物种,都融合了较文学化的描写方式,读起来更加轻松。
每本书的最后都会将自然与生活相结合,做一些总结,比如《神秘的海洋生物》这本就在分别讲解完各种海洋生物后,从逛海鲜市场的角度对比区分不同的鱼头和鱼尾,不仅可以将前面的各种海洋生物的特征强化,也可以让孩子在生活中识别海鲜市场的一些海洋生物。
而《美味的果实》这本书里介绍了常见的23种果实后,还会有每种果实的成熟期呀,果实做成的美食呀之类的相关介绍。
这套书在我看来不太方便的不足之处,就在于这是韩国的引进书,很多地点是基于韩国的,我们看起来会缺乏些亲切感。比如介绍水鸟丹顶鹤的时候,说的地名就不知道。
《走进奇妙的几何世界》
这套书适合5-10岁的孩子,利用生活中常见的6种基本图形,用有情节的小故事引入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学数学、学几何。
版式上,一边是故事,一边是故事中所对应数学知识点的介绍。在介绍知识的时候,还会连接生活中的情景,对知识进行拓展。
《让孩子着迷的77*2个经典科学游戏 》
这本书的科学游戏容量很大,讲解又比较通俗易懂。在实际的运用中,书里讲的游戏都不难操作,也不用刻意准备材料,但科学实验惊奇的效果却能大大提升孩子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动手的欲望。
我们拿其中的一个游戏玩了,按照书上的说的做,真的站不起来。
在每一个游戏的最后,都有一个“为什么”的部分,对游戏中的科学原理进行讲解。
上面这11套(本),是我觉得不管偏好如何,都基本可以根据年龄当做必读书目收回家的。而下面这4本,我个人觉得都不错,但可能它们会有不同的受众。
《山野郊游图鉴》
去山里玩,去了一二十次,因为没有提前做任何功课,所以就是傻玩。如果出发前,他们能够一起看着书了解一些知识,边玩边实践边探索,也会有更多可能点燃孩子对自然方面知识的热情。
《山野郊游图鉴》会有更接近她生活体验的感受,而且书里诸如水田里的生物、春季的山菜、秋季树上的美味菌菇这些博物类的知识,可以直接在下次郊游的时候用到。
比较轻柔的色彩,在保留有一定真实性的细节的同时,还不破坏画面的美感。
《珠穆朗玛》
想引用这本书里的一句话“这本书里有关于珠穆朗玛峰的一切”,如果家长本身就很喜欢珠穆朗玛,可能就更有兴趣把这本书用作亲子共读时的读物。
这本书不仅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对珠穆朗玛峰的由来做了介绍,讲解一些关于山的测量以及怎样成为一名登山者的知识,更是会讲解一些与珠穆朗玛相关的神话传说和现实中的登顶故事。
比如在长寿五神女的传说中,作者就运用了较为朴实的语言对珠穆朗玛峰峰顶的环境进行描写后,再讲述长寿五神女的故事。在这样的叙事中,孩子们就会更加理解藏族文化中对圣山的敬意。
书的画风也很好,比如在作者最喜欢的这幅“珠峰之巅”的图画中,只有一位登山者的背影,周围都是白色的世界,可以让孩子更加直观真切的了解峰顶的环境,同时获取一些关于登山者的情怀的感受。
《奇葩动物园》
想要了解动物?这本书可以打开一个新角度,可以让孩子看到无数的动物都在为了生存而奋斗。
这本书让孩子像逛动物园一样,探索奇葩动物的知识:负鼠在受到威胁装死时,能维持身体僵硬状态长达40分钟到4小时;在炎热的季节,储水蛙会挖一个深约一米的洞。靠着膀胱和皮囊里储存的水,储水蛙可以在那里度过两年之久……
《大自然的一年》
这本书最突出的特点是,作者运用了独创的用真实的植物标本拼贴图画的艺术手段,书里的鸟类、昆虫等都是她用自己种植或收集的植物叶片和花瓣,用传统的压花工艺保存下来后,剪裁拼贴的,艺术风格非常别致。但这种风格的图画,可能有些喜欢,有些会觉得不写实不利于认知而不喜欢。
书里的内容是以“大自然的一年”为线索展开的动物建筑新巢和树木苏醒讲起,以时间轴串知识点,讲到了很多动植物。
而且文笔也很优美,在培养小孩子的语文素养上有应该会有一些助益。
结语:文字深入浅出,将高深的科学发现蕴含在通俗易懂的科学家的励志故事中,符合孩子的阅读习惯。以上分享的儿童科普书单希望对您的孩子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