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讯

华人置业私有化,如何看?

网络 0

9月29日,华人置业向联交所申请停牌。仅仅停牌四天时间,华人置业就向市场抛出了一份重磅信息:收购中小投资者手上股分,私有化。

为啥急着私有化,要知道华人置业大刘(刘銮雄)还是福布斯富豪榜的常客。

2021年,刘銮雄以136亿美元位列《2021福布斯全世界富豪榜》第155名。

在聊为啥私有化以前,一块儿来看看华人置业这家公司的质地。

华人置业作为香港富豪刘銮雄旗下重要资本平台,主要从事房地产收租和投资股票业务。目前,主要股东表露如下:

公司经营情况如下:

(一)、物业收租,造血能力“不强”

20年营收由19年的13.1亿元飙升至30.41亿元,增长幅度达132%。看似喜人的涨幅,其暗地里贡献源“股息收入”高达19.73亿元(主要为中国某大的分红)。

剔除了股息分红一次性收入的影响,其实华人置业的营收事迹一直表现平平。

物业房钱创收由19年的5.94亿港币降落至21年中报的3.64亿港币(收入-其他,大部份为物业房钱收入,年报未进一步细拆)。

(二)、股票投资撑起“利润”

华人置业的股票投资,主要为某大股分由其在2017年至2018年购入,自此一直持有合计持股8.6亿股。2018年华人置业账面净利润达9.29亿元、2019年净利润7.09亿元、2020年净利润5.24亿元。18年至20年尽管净利润在逐年下滑,但也一直保持在5亿元以上。以上年份,某大股分给华人置业带来了较为丰富的账面回报(购入后某大股价的上涨及分红)。

(三)、投资巨亏,资金链“紧张”

时过境迁,21年因为中国某大受资金链挤兑影响,股价出现持续狂跌。由2月份的高点17港币/股下跌至9月的最低点2.06港币/股,跌幅达88%。

9月23日,华人置业发布一则公告表露了亏损细节:

合计持有某大股分8.6亿股,按9月21日收盘价计算预期将给华人置业带来108.63亿港币的巨亏。

百亿金融资产投资巨亏,直接致使华人置业资金链条的“异样紧张”。来看看2021年中报数据一探究竟:

1、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7.12亿港币,受限制存款及现金3.81亿港币。

2、短时间借款

短时间借款高达71.48亿元。

3、长时间借款

长时间借款达10.61亿元。

此外,从华人置业的资产端来看,资产总额346亿港币,剔除了股票投资(主要为恒大股分)为外,投资物业金额达143亿港币,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括受限)仅10.91亿港币。

而负债端来看,短时间借款高达71.48亿元、长时间借款10.61亿元,两者合计达82.09亿元。华人置业流动性资金压力可想而知。

结语

作为一家老牌地产商,手上其实还是有不少优质物业资产的。表露信息来看,其主要散布在:

卖卖小部份物业资产,或许就能化解华人置业目前困境。但对于精明的“港股狙击手”大刘来讲,或许以目前看似较高溢价对华人置业私有化才是最优选择。

首先,收购价4港币/股、溢价83.5%收购中小投资者手中的筹马。看似溢价率奇高,其实还是挺划算的。

来看看华人置业股价结合相关指标就知道,股价由近期的高点4.538港币/股,回落到最低点1.980港币/股(股价已夭折);受回购方案刺激股价连续两天大涨至3.8港币/股(此时市净率也才0.29)。

其次,收购股分动用现金代价最高金额也才19.07亿港币。

综上,股价超低、收购代价才19亿港币,此时私有化对大股东还是挺划算的。

以上就是本站小编关于“华人置业私有化,如何看?”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