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渐进
成语拼音:
xún xù jiàn jìn
成语解释:
循序渐进指按照一定的步骤或程序逐渐推进或提高,常用于学习、工作中以及处理事情时。 [1-2]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定语。
成语出处:
南宋·朱熹《论语集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循序渐进”。
成语故事:
朱熹是南宋的学者、教育家。他总结前人和他自己治学的经验,在学习方法上提出了一些可供借鉴的方法。 [6]
有一天,有人问他应当怎样学习,朱熹回答说:“学习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循序渐进,读书不仅要熟读而且要反复思考、认真分析,能做到这些就可以取得好效果。” [6]
那人又进一步问:“什么叫循序渐进呢?”朱熹说:“凡是读书,先读什么后读什么,一定要有步骤。先读通一部书,然后再读其他的书,并且要从自己的水平出发,订出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严格遵守,持之以恒。” [6]
朱熹还形象地打了这样一个比方,他说:“不按照步骤杂乱无章地读书,就象个饿肚子的人走进饭馆,看到各种美味可口的东西放在面前,就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一下子都塞进嘴巴里,但食而不知其味,那有什么益处呢!
成语寓意:
朱熹认为,学习只有循序渐进,才能够取得好的效果。否则就只是“食而不知其味”,并不会对学习有太大的帮助。成语告诉人们,要做好事情就必须打好牢固的基础,遵循先后次序。无论在学习、工作中还是处理事情时,要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若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zx095_service@163.com),带来不便,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