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拼音的成语故事及解释:朝不保夕 网络 2023-07-16 10:17 0 朝不保夕 成语故事 晋武帝统一全国后,推行“以孝治天下”,提倡孝敬父母,尊重老人。他想启用西蜀尚书郎李密,就下诏书任命李密为郎中。李密不愿出来做官,就写《陈情表》上书,说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祖母的日子朝不保夕了,待伺候祖母后再出来做官。 朝不保夕 成语注释 成语名称:朝不保夕 成语拼音:zhāo bù bǎo xī 成语解释:早晨不能保证晚上的情况。形容生活困难;也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典故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元年》:“吾侪偷食,朝不保夕,何其长也。” 成语例句:这通告示,轰动了整个固始城,津津乐道,竟似忘了身在危城,朝不保夕。(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本文地址: https://www.zx095.com/zx/xx/8616.html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若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zx095_service@163.com),带来不便,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