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朗月行》 李白
唐代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青云 一作:白云)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释义:
在小时候,我不认识月亮,视它为一面白玉盘。我曾疑惑这是瑶台仙镜,在夜空青云中翱翔。我曾想象月亮中的仙人是否垂着双脚?月亮上的圆桂树为何长得如此饱满?蟾蜍啃食月亮,令皎洁的月儿晦暗不明。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平定了人间灾难,带来了清明和祥和。月亮已然沦落,迷惑不解,没有什么好看的,还不如离开。但心中的纠结和忧虑,让我无法割舍,悲伤和痛苦让我苦不堪言。
呼作:称为。
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
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舒望,又名纤阿。
团团:圆圆的样子。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
问言,问。
言,语助词,无实意。
与谁,一作“谁与” 蟾蜍:《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蟾蜍,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但本诗中蟾蜍则另有所指。
圆影:指月亮。
羿:我国古代神话中射落九个太阳的英雄。《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皆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
下面的“乌”即日,《五经通义》:“日中有三足乌。”所以日又叫阳乌。
天人:天上人间。
阴精:《史记·天官书》:“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精也。”阴精也指月。
沦惑:沉沦迷惑。
去去:远去,越去越远。
凄怆:悲愁伤感。
创作背景:
《古朗月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共有二十九首。诗中描绘了作者夜间在月光下漫步的场景,穿越山川河流,畅游于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的世界。整首诗构思巧妙,语言朴素自然,意境宏大壮阔,被誉为唐代叙事诗的代表之作。
《古朗月行》的写作背景不是非常清楚,但据考证,这首诗应该是李白晚年时期所创作的。当时的李白身处逐渐衰落的唐朝晚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战争不断,人民生活十分困苦。而正是在这样一个混沌的时代里,李白来到了他创作灵感最为丰富的时期,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自然和人性的赞美,以及对生命和自由的向往。可以说,《古朗月行》中吟咏的寂静夜色与辽阔天地,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与美好的追求,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
总之,《古朗月行》不仅是李白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美妙的世界,鼓舞人们去探索和追求内心的自由与远方。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若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zx095_service@163.com),带来不便,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