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讯

走进电影《长安三万里》里的诗——《出塞》 ——唐·王昌龄

网络 190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走进电影《长安三万里》里的诗——《出塞》  ——唐·王昌龄

古诗释义:

秦汉时期,边关战事连绵不断,明月依旧高悬。征戍在外的士兵望着这轮明月,思归之情油然而生。
 
若当年的卫青和李广重现于世,必定不容许匈奴南下侵扰。将军骑上配有白玉鞍的宝马出征,经过一场惨烈的战斗后,唯独留下萧索的月光。
 
战鼓依旧在城头上咚咚地作响,回荡在辽阔的大地上;而将军刀匣中的宝刀上的鲜血还没有干涸。这些景象无不描绘了古代战争残酷的一面,以及人们对和平和归乡的向往。
 
注释
1.但使:只要。
2.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其中每次匈奴重点进攻的汉地天子几乎都是派遣李广为太守,所以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
3.不教:不叫,不让。教,让。
4.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5.度:越过。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要是攻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翻过阴山。
6.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中国北方的屏障。
7.骝马:黑鬣黑尾巴的红马,骏马的一种。新:刚刚。
8.沙场:指战场。
9.震:响。

创作背景:

《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边塞题材的诗歌。当时唐帝国边境频繁战事,诗人通过对战士们的感叹和思念,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对战争、流离失所的苦闷与疲惫。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感怀和对战争的反思,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则表达了对边塞和祖国的期盼,整首诗语言简练,形象鲜明,具有很强的战争题材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