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讯

走进电影《长安三万里》里的诗——《相和歌辞·采莲曲》 ——唐·贺知章

网络 66
《相和歌辞·采莲曲》
 
——唐·贺知章
 
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走进电影《长安三万里》里的诗——《相和歌辞·采莲曲》  ——唐·贺知章

释义:

译文
会稽山上的雾气散了,显露出高峻的山体和葱郁的草木,明净的水面上没有风也起了水波。
别说春天已经结束花草都凋谢完了,另有人在水流中央采摘菱叶和荷叶呢。
 
注释
相和歌辞:相和歌辞是乐府诗集中的一类,盛行于汉魏时期。稽山:会稽山的省称。 原名茅山,亦称亩山,位于绍兴北部平原南部。相传夏禹大会诸侯于此计功,故名。大禹一生行迹中的四件大事:封禅、娶亲、计功、归葬都发生在会稽山。夏禹大会万国诸侯于绍兴,成立中国第一个朝代“夏”。
罢雾:罢止浓雾。
郁:郁郁葱葱。
嵯峨:山高峻貌。
镜水:指镜湖的水。平静明净的水。镜湖,绍兴镜湖。
自波:自己起波浪。
莫言:不要说。
春度:春天度过。犹春去。
芳菲:芳香的花草。香花芳草。花草盛美。菲,花草的香气很浓。
中流:水流的中央。
芰荷:菱角与荷花。指菱叶与荷叶。菱,俗称菱角。两角的叫菱,四角的叫芰。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越州镜湖旁创作的,时间是诗人贺知章告老回乡的夏天。他定居在镜湖边的“道士庄”,即现在绍兴市五云门外。每天他都能看到镜湖的水波,以及湖上采莲和采芰荷的人们。镜湖是一个有名的湖泊,传说中大禹治水时曾在这里铸镜。也有人说这个名字来自于王羲之的一句诗文,还有人说湖水平如镜子,可以清晰地映照出人的形象,因此被称为镜湖或鉴湖。镜湖非常宽广,分为东湖、南湖和长湖。徐文长曾说过,镜湖长达八百里,这并不为过。镜湖美丽绝伦,许多唐代诗人如李白都曾赞美它。当年贺知章在越州游览时,看到了会稽山上的云雾,以及镜湖上的采莲人,觉得景色十分别致,于是即兴创作了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