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1~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35):望洞庭
157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古诗释义:
秋夜的明月散发着清辉,洒满澄净的湖面,湖面平静无风,如铁磨铜镜。
遥望美丽的洞庭湖,湖光山色令人浮想联翩。翠绿的君山仿佛是银盘中的一枚玲珑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2.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4.山水色:也作“山水翠”。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5.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白银:一作“白云”。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创作背景: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主要描写了他在洞庭湖畔俯瞰湖景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爱惜之情。
刘禹锡生于唐代中期,曾任兵部侍郎。在他的许多诗中,都体现出对自然美景的敬畏和追求。在这首诗中,刘禹锡展现出了他对洞庭湖美景的独特感受,把自己和自然融为一体。全诗以“湖光秋月两相和”为开头,描述了洞庭湖秋天的美景,然后渐次描绘出湖水、山峦、云雾等自然风光,表现出对大自然美丽壮观的喜爱之情。
《望洞庭》一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邃广博,展现了刘禹锡的诗歌才华和对自然美景的感悟。这首诗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举世闻名,被誉为“千古绝唱”。
小学1~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
小学1~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2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小学1~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3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小学1~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5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小学1~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60):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若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zx095_service@163.com),带来不便,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