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讯

四年级古诗:《暮江吟》 唐·白居易

网络 113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四年级古诗:《暮江吟》 唐·白居易

释义:


在傍晚时分,太阳快要落山,余晖轻柔地洒在江水之上。晚霞倾斜的光线照射下,江水呈现出鲜红色,绿色的波浪在红光的映衬下滚动。
 
九月初三的夜晚是多么可爱啊!沿岸的草茎和树叶上镶满了像珍珠般稀少的露珠,而初升的新月则像一张精致的弯弓。

暮江吟: 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残阳: 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
瑟瑟: 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
可怜: 可爱。 
九月初三: 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真珠: 即珍珠。

创作背景:

《暮江吟》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诗,该诗写景唤起了人们对九月初三夜晚的美好回忆,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光阴逝去的思考和哀叹之情。
 
据说,这首诗是白居易在他担任滑州刺史期间创作的。当时他在滑州观赏完晚霞后,看到残阳映照在江水上,形成一道金色的光线。同时,江水中也映射出红色的倒影,让他感受到秋天的凉爽和变化。
 
诗中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开头,生动地描绘了夕阳的余晖映照在江面上,给人一种金红交辉的壮丽景象。接着,“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这一句则展现了作者对时间的感慨,表达了他对流逝的岁月和瞬息即逝的美好时光的惋惜和思索。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将人们的情绪融入其中,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它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赞叹,还寄托了对光阴易逝的思考和对生命短暂性的感慨,是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