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讯

走进电影《长安三万里》里的诗——《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唐·李白

网络 118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唐·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走进电影《长安三万里》里的诗——《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唐·李白

释义:


1 郎中: 官名,为朝廷各部所属的高级部员。钦:当是史郎中名。一作“饮”。王琦《李太白全集》注本谓史钦,其生平不详。黄鹤楼:古迹在今湖北武汉,今已在其址重建。
2 迁客: 被贬滴之人。去长沙:用汉代贾谊事。贾谊因受权臣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曾写《吊屈原赋》以自伤。
3 江城: 指江夏(今湖北武昌),因在长江、汉水滨,故称江城。落梅花:即《梅花落》,古代笛曲名。


一旦身为贬谪之人,犹如贾谊到达长沙,每日西望,无法看见长安,亦无法看见家园。
黄鹤楼传来了《梅花落》的笛声,让五月的江城再次触目皆是飘零的梅花。

创作背景: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的背景与李白离开长安前往长沙的经历有关。
 
诗的开头描述了李白作为一名迁客,离开长安望着西方的方向,却无法看到自己的家乡。这表达了诗人离家漂泊、思乡的心情。
 
接下来的两句写道,在黄鹤楼中吹奏着美妙的玉笛音乐。黄鹤楼是湖北省武汉市的一座古建筑,以其名闻遐迩。通过描绘黄鹤楼上吹奏玉笛的场景,诗人传达了他对音乐的赞美和欣赏。
 
最后两句描述了江城五月时梅花的飘落。这里的江城指的是长沙,五月正是梅花凋谢的时节。诗人以梅花的凋零,暗示了人世间美好事物的短暂和消逝。
 
整首诗通过描写离家思乡的心情、赞美音乐和描绘季节的变迁,展现了李白在旅途中的感受和对生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