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1~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06):咏柳
88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古诗释义: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创作背景:
《咏柳》则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代表作之一,描述了春天河畔柳树抽出新芽的美丽景象和流水潺潺的动人情境,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生态和人生常态的赞美和感慨。据传,《咏柳》的创作背景源于唐代的一次园林游览,诗人被河岸边的垂柳和环境所吸引,产生了创作灵感。
通过对柳树春日新芽和流水潺潺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生命之脆弱的关注和思考。整首诗歌以“绿肥红瘦”四个字串联起来,形象地描绘了柳树在春天抽出新芽的美丽景象,在这样的自然背景下,诗人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和生命之脆弱,从而流露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的崇敬之情。
小学1~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
小学1~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2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小学1~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3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小学1~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5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小学1~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60):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若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zx095_service@163.com),带来不便,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