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1~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31):游子吟
52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古诗释义:
慈母手中的线,为远行儿子缝衣裳。
每一针都细密入微,唯恐儿子归来时衣服已经破损。
谁能说,子女微薄的孝心,能够报答春风化雨、无微不至的慈母恩情呢?
注释
⑴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吟:诗体名称。
⑵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⑶临:将要。
⑷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
⑸谁言:一作“难将”。言:说。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⑹报得:报答。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创作背景: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所作,主要写自己离家在外的孤苦经历。整首诗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为开头,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和家庭的思念和向往。之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离乡背井的孤单和无奈。最后,诗人又借助“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句寄托对故土亲人的无限思念。
孟郊生于唐代中期,早年曾在家乡当过官,后因父亲遇害而离家北上投奔朝廷。在朝野生涯中,他多次远离故乡,游历边疆,始终怀念着家乡的温馨与亲情。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感伤色彩,表现出一个游子在异乡漂泊的苦闷和对故乡亲人的无限怀念。它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被誉为“千古绝唱”。
小学1~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
小学1~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2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小学1~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3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小学1~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5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小学1~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60):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若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zx095_service@163.com),带来不便,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