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1~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50):元日
167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古诗释义:
在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年已逝,新年已到。和煦的春风迎面而来,人们欢聚一堂,畅饮着新酿的屠苏美酒,共庆佳节。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人们忙于换新,取下旧年的桃符,挂上新的桃符,欢度新年佳节。
注释
⑴《元日》王安石 古诗: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⑵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⑶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⑷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⑸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唐宋元旦的各种庆祝方式。王安石在写这首诗时,已经担任了丞相之职,为国家做出了很多贡献。此时,他流连于即将过去的岁月中,展望未来,寄托了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赏析:诗人借元旦之际,抒发了对于时局和自身的一番思考和感慨。通过对于历史传统的反思,诗人呈现出不同于过去的新时代的呼唤。在“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等几句中,王安石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和经济发展的关注和理解。这首诗以其朴素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展示了中国文化强大的真正内涵。
小学1~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
小学1~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2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小学1~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3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小学1~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5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小学1~6年级必背古诗词75篇(60):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若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zx095_service@163.com),带来不便,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