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
近现代·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释义:
春天被风雨送走,但飞雪又欢迎它回来。
尽管悬崖上结满了高高的冰,可是梅花依然傲立其中,美丽而迷人。
梅花并不和其他花争夺春天的第一,只是默默地传达春天的消息。
当山上的鲜花盛开时,她在花丛中笑得灿烂动人。
冰:形容极度寒冷。
丛中笑:百花盛开时,感到欣慰和高兴。
犹:还,仍然。
俏:俊俏,美好的样子;
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
创作背景:
《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于20世纪初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描绘梅花的美丽和坚强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人民力量的赞颂。
诗的开头“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描绘了春天的来临,风雨将冬季送走,飞雪迎接春天的到来。这种自然界的变化象征着新生和希望的到来。
接下来的两句“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描述了在严寒的冬季,梅花依然傲立在悬崖上,花枝依然娇艳欲滴。这种坚强而不畏寒冷的形象暗喻了革命者的顽强意志和永不言败的精神。
紧接着的几句“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表达了梅花不争春的态度。梅花并不争夺春天的第一,而是默默地等待春天的到来,然后以自己的美丽回报春天。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象征着革命者为人民事业付出一切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寄托了毛泽东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人民力量的赞颂。梅花作为坚强、傲立不屈的象征,与革命者的品质相呼应,展现了作者对于革命斗争的坚定信心和对胜利的期待。这首诗也成为了毛泽东早期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若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zx095_service@163.com),带来不便,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