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讯

三年级诗词:《夜书所见》 宋 · 叶绍翁

网络 83

《夜书所见》

宋 ·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三年级诗词:《夜书所见》 宋 · 叶绍翁

释义:


秋风瑟瑟,吹动着梧桐树叶,带来一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吹过,让我这离乡之人不禁怀念起故乡的景象。
在家中,几个小孩子正兴致勃勃地玩着斗蟋蟀的游戏。即便夜已深,静谧的夜晚里,他们依然亮着灯火,不愿入眠。这种情景令人回想起温馨的家庭氛围和孩童时代的快乐时光。

见: 古同“现”,出现,显露。
萧萧: 风声。
客情: 旅客思乡之情。
挑: 挑弄、引动。
促织: 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篱落: 篱笆。

创作背景:


《夜书所见》是宋代文人叶绍翁所作的一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夜晚读书时所感受到的情怀和景象。
 
据说,这首诗是叶绍翁在夜晚读书时所创作的。秋风吹动着梧桐树叶,发出萧瑟的声音,与江上的秋风相辅相成,共同唤起了他作为旅客的思乡之情。
 
诗中提到有儿童挑促织,表示夜晚虽已深,但家中依然有孩子在勤奋地工作,篱落中透出一盏明亮的灯光。这一景象表达了对家庭温馨氛围和孩童劳动的感慨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读书场景和家庭氛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家庭和人情的敏感和关怀,以及对人生价值和岁月流转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