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讯

三年级古诗:《采莲曲》 唐 · 王昌龄

网络 160

《采莲曲》

唐 ·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三年级古诗:《采莲曲》 唐 · 王昌龄

释义:


少女穿着绿罗裙,身影融入茂盛的荷叶之中,仿佛与荷叶融为一体。她的脸庞隐匿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衬,美不胜收。
 
她混入莲池之中,消失无踪,只有听到歌声四起才察觉到有人前来。这歌声如此美妙动听,引起了她的注意,使她从安静中惊醒。

罗裙: 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
一色裁: 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芙蓉: 指荷花。
乱入: 杂入、混入。
看不见: 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闻歌: 听到歌声。

创作背景:

《采莲曲》是唐代大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一首诗,诗中以描绘采莲少女为主要内容,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景色和美丽女性的赞美之情。
 
据说,当时王昌龄在广陵(今江苏扬州)任官,在采莲过程中看到了一个美丽的少女,便感受到了她与自然的完美融合。于是就创作了这首诗。
 
诗中用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来描述了少女的美貌,通过描绘少女与自然景色的秀美相互映衬,将优美的自然景色与美丽女性巧妙地结合起来。最后一句“闻歌始觉有人来”,则是点睛之笔,不仅使整首诗意境更加深邃,也展现出诗人对少女的心动和惊讶之情。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却通过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写,表现出了诗人对自然和美的敏感和赞美之情,成为唐代景物诗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