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凿壁偷光 凿壁偷光是汉语成语之一,比喻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为了获得知识或者技能,采取各种不正当或者危险的方法。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于一个古老的故事。 相传,南朝时期,有一个叫做... 05-18 166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三人成虎 三人成虎是汉语成语之一,比喻谣言重复多次,就会被当成真实的事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于中国战国时期的一则寓言。 相传,有一个燕国的官员见到一只老虎,回去后向国王报告了... 05-18 57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为虎作伥 为虎作伥是汉语成语之一,比喻帮助坏人做坏事,或者跟恶势力勾结。这个成语的典故与中国春秋时期的晋国有关。 相传,晋国有一个叫做范文的官员,他曾经侍奉过一位名叫魏简的贵... 05-18 139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悬梁刺股 成语悬梁刺股是指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刻苦钻研、勤奋努力的精神。据说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战国时期。 相传,当时有一位名叫韩非的思想家,在学习兵法... 05-17 108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背水一战 成语背水一战是指在危机情况下,采取决定性的行动进行反击,达到翻盘的目的。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战国时期。 相传,在公元前208年,刘邦和项羽的两支军队在垓下展开决... 05-17 77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完璧归赵 成语完璧归赵出自中国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它的含义是指一件事物经过修整后恢复到原本完好的状态,并被送回原有的主人那里,这种做法被称为完璧归赵。 据说,在战国时期,赵国... 05-17 147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画龙点睛 画龙点睛是汉语成语之一,意思是指在作品、文章、演讲等方面的某些细节处加上关键性的点缀,使其更加精彩动人,得到意义上的完美和提升。 这个成语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南朝时期,... 05-17 197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是汉语成语之一,常用于形容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或者艺术方面的高超造诣,意思是高高的山和奔流不息的河水。这个成语充满了想象力和美感,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05-17 118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胸有成竹 胸有成竹是汉语成语之一,意思是指在做某件事情时,已经有了全面的计划和周密的安排,相当于腹中有成竹,不再犹豫或担心。形容人思路清晰,步步为营,有充分的准备和信心去完... 05-17 98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按图索骥 成语按图索骥是指根据地图上的绘制寻找千里之外的好马,比喻寻找事物时只凭书本知识,不实地考察,或者只看表面现象,不深入了解内情,就想得到所需的东西。 按图索骥这个成语... 05-17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