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闻鸡起舞 成语闻鸡起舞是指每天早晨听到鸡鸣声就起床练习舞蹈或者做其他锻炼,意味着一个人具有极强的自律、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的能力,也表示这个人非常勤奋和有毅力。这个成语的意义... 05-17 148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三顾茅庐 成语三顾茅庐是指请人到自己家里或者办公场所三次以上,表示真诚的请求和诚恳的希望,以便对方能够应邀与自己合作的行为。这个成语的意义主要在于描述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或者... 05-17 81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盲人摸象 成语盲人摸象是指从个人所见或经历的局限出发,对事物做出片面或错误的判断。这个成语最早讲的是一个盲人摸大象的故事,即一个盲人在摸到大象身体的一部分后,独立思考想象象... 05-17 172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守株待兔 成语守株待兔是指指固守惯例,不思进取、不主动开拓事业和改变行动方式,只想等待机会降临,从而获得不义之财的行为。 这个成语起源于中国春秋时期,有一个农夫在田野里砍柴,... 05-17 166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田忌赛马 成语田忌赛马是指采取智谋胜过直接用力的策略,通过巧妙运用自己的资源和手段,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方式取得胜利。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在竞争中战胜对手,并不是靠硬件的优势... 05-17 173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纸上谈兵 成语纸上谈兵是指只在纸面上谈论兵法,而没有在实践中进行验证或者缺乏实践经验的人空谈理论,容易陷入无用之谈的状态。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虽然口若悬河,但实际上却缺乏... 05-17 83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毛遂自荐 成语毛遂自荐是指主动表示出自己的能力和意愿,自己向人表明自己想参与其中,或者请某人考虑自己的业务能力,提出来自己建议或者服务的行为。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一个人敢于... 05-17 112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房谋杜断 成语房谋杜断指的是用狡猾的手段阻止别人的计谋,不让别人得逞。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左传》中的一个故事。 公元前633年,晋国的晋文公去世,留下了两个儿子:太子申生和... 05-17 116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请君入瓮 成语请君入瓮源于战国时期,其中瓮是指一种盛水的器物。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把别人请进陷阱里,让其自取灭亡。 相传,楚国有一个名叫晏子的聪明人。他在某次外交中拜访了齐国的... 05-17 105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炎黄子孙 成语炎黄子孙是指中华民族的后代,是祖先的传承和延续。其中,炎和黄分别指黄帝和炎帝,按照中国古代的神话和传说,这两位祖先都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据传说,黄帝和炎帝都... 05-17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