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两袖清风 两袖清风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品行端正,清廉正直,不受任何贪欲的腐蚀。也可以用来形容不为外物所动,不愿意贪图个人私利的人。 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唐代韩愈的故事... 05-18 131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州官放火 州官放火是一个汉语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本应维护秩序、保障平民安全的人反而肆意破坏、伤害百姓的行为。也可以用来比喻那些权力在手却不负责任的人,给社会带来不必要的麻... 05-18 115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是一个汉语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尽管前路险阻,但仍然不屈不挠、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人和事业。也可以用来嘲讽那些目光短浅,自以为是,不顾实际情况,做出不切实... 05-18 85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唇亡齿寒 唇亡齿寒是一个汉语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两个事物之间具有密切关系的情况,一方受到威胁或损害,就会导致另一方也受到影响或遭受损失。也可以用来比喻相互依存、共存的关系和利... 05-18 105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江郎才尽 江郎才尽是一个汉语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作家、艺术家等人的才华在一时达到高峰,但随后却陷入低谷,创作或表现失去了灵感和创意。也可以用来比喻某个团体、机构或国家等力量强... 05-18 153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为了表示敬意或感激,即使在寒冷或恶劣的天气里也要等待一段时间。通常用来形容对别人非常尊重、感恩或仰慕。 这个成语的典故流传较广,相传... 05-18 124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叶公好龙 叶公好龙是汉语成语之一,意思是指爱好虚荣、爱好炫耀,表现出对名贵珍奇物品的追求。这个成语最初的典故来自南朝时期的一个故事。 据说,当时有位名叫叶公的人,非常喜欢龙,... 05-18 72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百步穿杨 百步穿杨是汉语成语之一,意思是指射箭的技术非常准确,能够在百步之外将箭正好射穿靶心的中央。这个成语最初来自于一则古代的故事。 相传,周朝时期,有一位名叫宜春的神箭手... 05-18 88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东施效颦 东施效颦是汉语成语之一,意思是指模仿别人的样子或行为,却因为自身条件差而弄巧成拙。这个成语最初的故事与两个古代美女有关。 相传,春秋时期有两个美女,一个是西施,一个... 05-18 166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螳臂当车 螳臂当车是汉语成语之一,比喻力量微小的人或事物想要阻挡大事情的发展,结果必然是徒劳无功,自取灭亡。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于《庄子》中的一则寓言。 相传,有一个叫做鲁达的... 05-18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