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班门弄斧 成语班门弄斧是指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引人发笑或者暴露自己无知的愚蠢行为。常用来形容没有经验或者见识狭窄的人,轻易地在行家面前卖弄自己的技能或者知识。 这个成语的出处... 05-17 188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破釜沉舟 成语破釜沉舟是指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惜牺牲一切,彻底断绝后路的决心和勇气。常用来形容在关键时刻能够放手一搏,誓死不退的精神情操。 这个成语的来源是出自三国时期吴国的一位... 05-17 72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精忠报国 成语精忠报国是指对祖国和君主忠心耿耿,甘愿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为家乡不计任何代价奉献的高尚情操。常用来形容忠诚、爱国精神的高尚品质。 这个成语的来源是出自明朝官... 05-17 182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退避三舍 成语退避三舍是指让步、退让,避让利害关系以及人际矛盾。常用来形容为了维护和谐、友好的社会关系,而主动采取回避、退让、避免冲突的策略。 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 05-17 60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一鼓作气 成语一鼓作气是指在某个事情上采取积极的行动,毫不犹豫地、一口气完成任务等。常用来形容勇往直前、气势磅礴的场面。 这个成语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唐朝李存勖起义的故事。据说当... 05-17 61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暗度陈仓 成语暗度陈仓是指暗中行动,不声张地进行策划和准备。常用来形容在关键时刻采用隐蔽、巧妙的手段来进行行动。 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故事。据传述... 05-17 61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约法三章 成语约法三章是指双方或多方就某项事情达成共识时,所制定的明确规定和具体行动方案。这些规定通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例如责任、义务和限制等。 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 05-17 77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一字千金 成语一字千金是指一句话或一个字都很有价值,可以产生重大影响和变化。通常用来形容言辞简洁、含义深刻、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显著效果的话语。 这个成语的出处比较广泛,有两个... 05-17 152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刻舟求剑 成语刻舟求剑是指坚持错误的主张或固步自封,追寻已经不存在的事物或者过时的观念,不顾实际情况和变化,固执地坚持原有的态度和方针。这个成语的意义在于强调人们应该随时适... 05-17 91
小学必懂成语典故从故事看历史:铁杵磨针 成语铁杵磨针是形容一个人虽然条件很差,但他勤奋不懈,不断努力,最终克服困难,取得了成功的故事。这个成语的意义在于表扬那些能够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勤奋努力的人,说明... 05-17 119